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權威解讀
7月15日至7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勝利舉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國改革開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突出問題導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面創新,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在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非凡理論勇氣、卓越政治智慧、強烈使命擔當,應時代之變遷、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深刻把握改革規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科學回答了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目標導向、重點任務、原則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豐富和發展了改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構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和理論武器,指引新時代改革開放取得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領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學總結歷史經驗,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明確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問題,為在“兩個大局”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唯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才能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統一凝聚到新時代的思想坐標上來,書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
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在唯物史觀視野中,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標準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社會各方面和領域的標準都應當體現和服務于這個標準。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深刻表明,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系激發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筑適應了經濟基礎發展要求,助推形成全社會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的生動局面。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審時度勢,把握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在蹄疾步穩中推進改革縱深發展,既不能蜻蜓點水、浮于表面,也不能操之過急、過猶不及,而是要在合理力度中使改革更加精準地對接發展所需、造福人民群眾,積蓄起以全面深化改革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深厚力量。
在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中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兩個結合”這一法寶,在理論與歷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上推進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理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開創了以改革開放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新局面。“兩個結合”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了文化根基,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讓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接通了歷史文化根脈,極大地鞏固了文化主體性,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
未來,只有堅持在守正創新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更好相適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