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習近平來到通州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現場指揮部,考察副中心建設情況。
現場,中國電科智慧燈桿受關注,這個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都市傳感器”的燈桿,集無線城市(Wifi+4G)、智慧照明、智能感知、視頻監控、環境監測、應急求助、信息交互、智能廣播、綠色充電樁等N合一多功能為一體的高科技智慧結晶,是中國電科智慧城市重點拳頭產品之一。
(圖:通州副中心里的中國電科“都市傳感器”)
位于北京通州區潞城鎮郝家府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工地一派繁忙,起重機隆隆作響,施工緊張又有序。
據悉,這個“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組團集約緊湊發展”的生態城市已經完成了行政辦公區首批約65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今年年底前,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等機構將率先啟動搬遷至此。
生態城市已經初見雛形,蘊含其建設背后的電科智慧也“浮出水面”。
“燈桿立起來,副中心的智慧神經通上‘電’”
考察時,習近平強調:“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紀的眼光,規劃、建設、管理都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落實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不但要搞好總體規劃,還要加強主要功能區塊、主要景觀、主要建筑物的設計,體現城市精神、展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
因此,怎樣用21世紀的眼光建設副中心,建設一個怎樣的副中心,是每一個副中心建設者必須回答的命題。
對于此命題,作為“軍工電子國家隊、信息產業主力軍”,中國電科的答案是建設蘊含新型智慧的副中心!而新型智慧副中心的“智慧”要想真的通“電”落地,那么作為新型智慧的“神經傳感器”,智慧燈桿必須線先在副中心的廣袤大地上“立”起來!
如何將這根智慧燈桿“立”起來?中國電科的建設者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冬日凌晨,北京大風凌冽,靜謐安然,數千萬人仍睡意朦朧。然而,北京城市副中心走出來的幾個年青人,給這一抹安然的氣氛平添了活力,從他們疲累連綿的哈欠中,可以看出,他們一宿未睡。但面臨凜冽寒風依然綻開的笑容,透露出他們未盡的興奮。
(圖:寒風中電科人在辛勤地為“另一個家”的安裝智慧“明眸”)
“我們的燈桿立起來了,副中心的智慧神經通‘電’了!”中國電科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經理馬進激動地表示。
這一幕源于一通電話,前不久馬進接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辦公室的電話,電話表示副中心建設推進有條不紊,為了使副中心的智慧神經趕緊就位,希望中國電科盡快將“智慧燈桿”立在北京副中心市委大樓廣場兩側。
中國電科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結緣于2015年12月。一年多時間內,中國電科成立了構建副中心建設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工作小組,由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冬辰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在產業部領導下,小組成員積極推進項目前期規劃、現場調研、方案編寫等工作,為項目進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凝聚了中國電科近兩年的心血,‘智慧神經’扎根落地,下一步工作才能繼續推進!”不敢有一絲的耽擱,馬進立即向領導匯報了此事,產業重大項目第一辦公室立即派出向立學、馬強兩位主管,并協調到通信事業部50所盛同公司的三位人員前去支援。
“要在最短的時間,使智慧燈桿立起來,使電科智慧‘神經’扎下去!”馬進暗下決心。
這可不簡單,先看看這燈桿的“身材”:渾身純鐵打造,擁有10米的“大長腿”,53cmx53cm的三百斤“大方腳”,頭頂還戴著近百斤的“禮帽”,更不用說身上那成百上千的線路“神經”……
“得先把頂蓋、軀干和底盤運過來!”經過前后方的多次協調,兩根燈桿的主要組成部分以最快的速度“乘機”抵達副中心現場。
燈桿到了,如何用最快的速度使它立起來,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由于工地還在建設期,現場條件惡劣,現場幾個年輕人要徒手將不規則土坑掘成53cmx53cm的規格,再將重量為他們體重之和近2倍的兩根燈桿屹立起來。同時,還得臨時“客串”電工、技工,將燈桿內上千根線路組接無誤,正常點亮照明……
當時已經是傍晚18:00,北京的冬夜正在用凜冽的寒風和徹骨的冰冷昭顯濃濃的寒意。“來不及多想了,必須趕緊立起來。”簡單的協商后分工后,他們就開啟了工作模式,這一干就是近12個小時。
“沒呆一會,手就麻得拿不住榔頭,腳也失去了知覺,實在扛不住了,我們就輪流圍著廣場跑兩圈,熱乎了就回來接著干。”
“在戶外時間長了,真的是饑寒交迫,中間有同事來送餐,等送到的時候,熱乎乎的漢堡早就冰冷如鐵。”
提起那一晚,馬進他們像說別人的事情一樣,話語平淡無比又略帶調侃,雖未曾提過一句辛苦,但他們一個重感冒未愈、一個高燒未退的身體,將那晚的艱辛顯露無疑。
提起在嚴寒中依然堅持的原因,他們眼神堅毅、話語鏗鏘:“中國電科作為國家隊的一員,理應用實際行動行動體現集團公司的‘含金量’,讓中國電科的智慧神經早日在副中心扎根通‘電’!”
兩根筆直地樹立在市委大樓廣場兩側的燈桿,騰轉挪移間,默默訴說著中國電科作為“大國重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默默彰顯著“電科人”的精神與風姿!
北京城市副中心,電科人的“另一個家”
從萬壽路到通州,來回106.2公里。
2016年3月至今,以馬進為代表的產業一辦的員工們已經在這之間多次來回奔波,平均每周1-2次,共計11075公里。
自接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項目至今,這已然成了馬進在京再熟悉不過的條路,“感覺副中心就好像是我的‘另一個家’,親眼見證它從無到有,一點點變得溫馨舒適”。
這也是諸多電科人的“另一個家”。
作為國家布局京津冀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北京城市副中心承載著調整優化北京城市空間格局、疏解中心區過多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城市新空間等功能。
(圖:小燈桿蘊含大“智慧”)
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項標志性工程。
“中國電科作為新型智慧城市的舉旗者,理應在此時,充分發揮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綜合實力,積極參與了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設,以深入踐行國家戰略,為真正打造‘千年北京城’貢獻應有力量。”中國電科構建副中心建設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組長、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冬辰說。
為此,2016年5月,中國電科特成立了副中心155平方公里、906平方公里智慧城市方案規劃項目團隊,充分調動電科院、3所、15所太極公司、18所、中國網安、海康集團、智慧院等共14家成員單位的力量,全力推進副中心頂層設計規劃、公共安全、智慧亮化工程、智慧能源、智慧環衛、智慧管廊、智慧水務、智慧交通、智慧停車、智慧旅游、智慧市政等業務。
自此,項目團隊成員也把“家”駐扎進了通州的辦公室。
“因為通州區領導辦公會議題排期緊張,為了使項目匯報排上議程、占據時間優勢,我們經常就駐扎通州區城市工程建設辦公室,通宵研討論證副中心智慧城市方案。”馬進說。
自此,時間緊、任務重、信息多、人員繁雜、多線并行成為了工作的新常態;隨時待命、隨叫隨到,成為了他們的價值奉條。
“我們要依托中國電科在‘安全’、‘智慧’領域的技術積累,遵循中國電科在深圳、福州、嘉興三個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的建設思路,將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為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
“我們要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副中心打造城市運營管理中心這個‘最強大腦’,以全面收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公共安全等城市發展數據,對城市運行狀態進行態勢預測和事件預警,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真正‘智慧’。”
“我們要為副中心設計開發通用功能平臺這個‘城市經絡’,實現城市異構數據融合與深度挖掘,支撐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
一切的規劃都為了“家”更智慧,一切投入都為了“家”更溫馨。
經過前期不懈的努力,中國電科已經成功中標906平方公里的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以及副中心文化旅游區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并正在積極爭取參與商務核心區智慧城市方案設計。2016年12月1日,中國電科編寫的《通州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導則》通過市政府評審,并獲評“導則編制合力,對副中心承建單位開展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相信有了電科力量的加入,這個‘家’將會盡早建成一個資源配置高效、地域特色鮮明、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宜居之‘家’。”馬進興奮地說。
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國重器”的使命
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大事,但中國電科更關心的是如何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
“副中心毗鄰津冀,將輻射周邊發展,可以說它是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和戰略支點,是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核心樞紐。中國電科作為“大國重器”,在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大戰略領域,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我們要以參與副中心建設重大專項為契機,加快推進集團公司民品產業與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相融合,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中國電科董事長熊群力說。
基于此,中國電科以產業部為牽頭單位、產業重大項目第一辦公室為組織平臺,依托電科裝備、3所、13所、46所、53所、通信事業部54所等駐京津冀地區成員單位,強化集團公司內部資源互補和協作,形成民品產業發展“新動能”,承擔了京津冀地區農村光伏替代散煤改造工程、典型建筑改造示范工程、LED改造示范工程及北京-張家口智慧冬奧會帶、天津濱海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正定新區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等諸多工程項目,實現新型智慧城市、綜合治理安全、網絡安全、光伏和新能源等產業領域新技術、新產品、行業解決方案在京津冀的示范應用與推廣,為京津冀地區協同快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其中,京津冀地區農村光伏替代散煤改造工程,充分發揮電科裝備在光伏領域的領跑地位,以解決居民取暖問題為基本目標,形成新能源替代燃煤取暖的典型解決方案,規模化推廣到京津冀農村村鎮,促進農村的節能減排,改善農村居住環境,促進新農村建設;
京津冀地區典型建筑改造示范工程,利用京津冀地區成員單位、大型工業園區、公共建筑等閑置屋頂,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減少建筑能耗,實現建筑節能,落實國家和省、市節能減排任務;
京津冀地區LED改造示范工程,由13所同輝公司牽頭,積極爭取北京副中心LED照明建設項目、正定新區LED照明建設項目以及京津冀地區大型工業園區、公共建筑等LED建設項目,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帶動LED產業發展;
天津濱海新區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由太極公司負責項目實施,將圍繞優政、興業、惠民3條主線,著力在政務服務、城市應急、城市管理、智能制造、旅游、金融、電子商務等20個重點領域開展項目建設;
正定新區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由通信事業部54所作牽頭,助力正定新區建設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經濟承載平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第三極”。
“未來,我們要更進一步圍繞國家戰略布局,發揮‘大國重器’的使命和擔當,堅持市場為引領、科技為支撐、數據為核心,為京津冀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熊群力說。